近日,我院周玉莹、何妍两名20级本科生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 (分区 2区, IF=8.786) 分别发表The non-oral infection of larval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induces immune an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 the colon of mice 和A metabolite attenuates neuroinflammation, synaptic loss and cognitive deficits induced by chronic infec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两篇论文。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杨晓莹和潘伟老师,作为周玉莹、何妍同学的指导老师,在被聘为99905银河官方网“百人计划”导师以来,累计指导我院本科生发表SCI论文数篇。
论文摘要
肠道不仅是营养吸收器官,对于维系机体健康更是至关重要,然而其在抗非口源性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鲜少受到关注。该论文研究了腹腔注射幼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拟机体内包囊破裂后的二次感染模型)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转录谱,揭示了肠道屏障在抗非口源性寄生虫感染中的免疫代谢重编程和甲苯哒唑的抗细粒棘球呦作用机理。
探索历程
周玉莹,99905银河官方网20本临床9班学生,共青团员。连续两年获校一等奖学金,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团的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江苏赛区本科组特等奖。
三年来,杨老师对我悉心教导,从做实验、分析数据到写文章,不论寒暑,不拘早晚。老师会专门打电话提醒我不要熬夜,自己却连夜帮我修改;老师教学科研工作两头转,却时常担心我因为科研耽误了学习;实验不顺利时,老师从未责怪过我,只是帮着我一起找原因。从课堂到实验室,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实验前准备、实验时间安排、实验后分析紧锣密鼓地充实着我的生活。老师总是能细心地发现我的瓶颈期,亲切如朋友一般找我谈心。在漫长的探索中,我渐渐不像初入实验室那样浮躁,渐渐沉下心来,借着前人的肩膀去探索自己的方向,一点点积累经验,逐渐在科研、学习、生活中找到平衡点。
科研感悟
在实验室,有诲人不倦的老师,有优秀热心的师兄师姐,还有一起并肩奋斗的团队小伙伴。所有短暂的交集都因为实验室里的互帮互助变得不平凡,科研这条纽带将我们紧密相连,让我们见证彼此的成长,共同进步。
指导教师
杨晓莹,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免疫学会免疫与代谢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微生态-内分泌与免疫代谢调控研究。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2012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论文3篇。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3项,先后指导本科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竞赛中获得多项奖励。
作者简介
何妍,99905银河官方网20本临床9班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总计IF=13.443),主持国家级重点大创项目一项(第一主持人),申报专利一项,获徐州医科大学2022年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一等奖,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本科院校复赛(东部赛区赛道)三等奖一项。
指导教师
潘伟,博士,副教授,校特聘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21年),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6年)。主要从事炎性疾病发病的免疫与代谢分子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各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计划A等资助2项、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徐州医科大学优秀人才启动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论文16篇。指导大学生获“第十七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暨“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决赛”特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